青岛西海岸新区的诞生

发布时间: 2019-04-09 09:15:00 点击数量:

设立青岛西海岸新区是我们激动兴奋的一件大事,也是青岛发展史上的重要盛事。我在西海岸工作生活十几年,原来在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政策研究室工作,参与了新区设立筹建,先后担任新区工委、管委办公室副主任,亲身经历了作为一个市民从开发区人到新区人的角色转换,亲身经历了西海岸新区作为新生事物从设立到发展的不平凡的历程。

承载起新一个百年青岛发展的梦想

设立西海岸新区既是青岛市民的共同心愿,也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

青岛依海而生、因海而兴,最大的特色就是海洋,最大的优势在开放。向海洋进军成为发达国家的发展战略,特别是釜山、东京、旧金山等与青岛同处在北纬36度黄金地标的这些世界湾区城市,正加快向深海大洋进军。我们国家审时度势,十八大明确提出了海洋强国战略,2011年1月4日国务院批复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是我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青岛被赋予蓝色经济区核心区的龙头地位。这个规划就明确提出了规划建设青岛西海岸新区,这是西海岸新区成立的一个国家层面的文件依据。

青岛前一个百年的发展主要是在东岸,但是老城区的发展空间已经饱和,比如说,港口的变迁是城市发展的一个缩影,100多年前,青岛港的前身是栈桥,发展成现在的老港,2000年前后,青岛港老港一举西迁到了西海岸的前湾港,现在又拓展开发建设了董家口港;2011年,西海岸地区生产总值占到青岛的27.6%,规模工业总产值占到34.2%,固定资产投资占到24.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占18%,实际到账外资占到29.6%。西海岸还集聚了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青岛前湾港保税港区、青岛西海岸出口加工区、青岛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中德生态园等5个国家级园区,还有5个省级园区。无论从发展机遇、还是综合实力、发展潜力看,西海岸都具备支撑东岸拓展聚变的条件。

这样,继2001年青岛市委、市政府全力“挺进西海岸”之后,青岛的决策者再次把目光投向了这片热土。坚持世界眼光,按照国际标准,发挥本土优势,青岛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全域统筹、三城联动、轴带展开、生态间隔、组团发展”的新一轮城市空间布局发展战略,做大做强西海岸,历史性地把西海岸作为青岛的三大主城区之一,这个定位与原来是不一样的,原来的黄岛定位于城市的辅城,原来的胶南市就是县级市,现在一下子整个西海岸都是城市的主城。西海岸的老百姓听到这个消息后,都非常兴奋,终于融到大青岛啦!那时候,大家已经感觉到,西海岸新区要规划建设了。

令人兴奋的西海岸三件大事

第一件,2011年6月底,胶州湾跨海大桥和海底隧道建成通车,彻底解决了阻碍东西两岸发展的交通瓶颈制约,老百姓感觉到一下子拉近了与青岛东岸的距离,以前去趟东岸碰上大雾,整个西海岸那就像封城一样,来回至少3个小时,现在缩短到一个小时。很多青岛市民带着家人,开车到西海岸来看看,都觉得这里沙滩很美、环境很美,大青岛同城发展的新时代开启了,也加速了西海岸新区的设立。

第二件,2012年1月,青岛西海岸新区工委管委设立。2012年1月31日,青岛市委正式下发了《关于建立青岛西海岸经济新区管理体制的通知》,标志着西海岸新区的正式设立。无论是党员干部还是普通老百姓,都对西海岸新区充满了期待,大家议论最多的是,以后我们西海岸会像上海的浦东新区、天津的滨海新区那样,为这片土地新一轮开发开放插上腾飞的翅膀,带来发展的希望。

西海岸新区刚设立时,没有办公场所,就在青岛开发区长江路的中冶东方大厦租了几间办公室作为临时办公地点,从青岛市直部门、胶南市、青岛开发区抽调了30名干部作为第一批拓荒者,而我就是其中一员。2011年3月19日,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李群同志来西海岸看望新区工委管委领导班子成员,当时他讲:“大青岛新一轮大发展的新篇章从哪里掀开,我看就是从西海岸新区这里。14名班子同志就是14名敢死队员,要冲着新的目标开始迈进,每一位同志都要以拓荒者的精神去奉献、拼搏、创新。”这番话给予西海岸广大干部群众很大鼓励,大家都怀着一种激情和使命感在这片热土上奋发有为地展开工作。

第三件,2012年12月,行政区划调整,新的黄岛区委区政府挂牌。区划调整是青岛发展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好事,也是为了青岛未来发展非做不可的一件事。9月30日,国务院批复同意了山东省政府关于青岛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的请示;11月20日,山东省政府正式下发了《关于调整青岛市部分行政区划的通知》,批准将原黄岛区与原胶南市合并,设立新的黄岛区。2012年12月3日,寒风凛冽,新黄岛的领导和干部群众代表一起见证了这一难忘的历史时刻,新的黄岛区委区政府挂牌。如果说西海岸新区的设立,是实现了经济发展的一体化,那么行政区划的调整,就标志着整个西海岸完全实现了行政管理的一体化。历史选择了西海岸,西海岸也必将书写新的历史

西海岸新区名称里去掉了“经济”两个字

细心的市民可能会注意到,新区刚设立的时候,名称是“青岛西海岸经济新区”,后来就把“经济”两个字去掉了,变成了“青岛西海岸新区”。这里面有一段小故事。

实际上,100多年前,德国人入侵青岛的时候,就看好了西海岸,曾把薛家岛作为可供选择的登陆点之一。在选址建城时,对青岛胶州湾东岸方案和西岸方案进行过比较,最终认为东岸建港条件比较好而选址了东岸。1910年,德国人编制青岛“城乡发展规划”时,就把黄岛作为城市规划了进去。也有人说,当时就曾规划过“海西区”,所以一些学者和市民建议把西海岸的名字定为“海西新区”或“海西区”,一是有历史渊源,二是相对胶州湾东岸,三是比拟于上海浦东新区的发展。但考虑到与福建的海西经济区容易混淆,没有使用这一名称。

使用“青岛西海岸经济新区”这一名称,主要想突出海洋经济这一主题。其更深刻的用意,从全球视野来看,我们新区不仅处在胶州湾的西海岸,也处在太平洋的西海岸,建设青岛西海岸经济新区就是要打造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示范平台和海洋强国战略支点。所以,在国务院批复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青岛市政府2012年印发的《西海岸经济新区发展规划》、省政府第一次上报国务院的《青岛西海岸经济新区发展规划》等文件以及对外宣传推介中,都使用了“青岛西海岸经济新区”这一名称。

后来,我们考察了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等新区,大家发现这些新区都不是单纯的经济区,已经由单纯的经济功能区转变为融经济、城市、社会等为一体的综合性的功能区。大家感觉到,青岛西海岸新区最终要走上与黄岛行政区合一的体制。所以,2013年5月15日,由山东省人民政府向国务院报送了《关于申请设立青岛西海岸新区的请示》,正式以青岛西海岸新区名称来申报国家新区。

“摸着石头过河”的西海岸体制机制

管理体制机制有一个随着发展不断变迁的过程。特别是像青岛这样把一个与国家级开发区体制合一的区和一个县级市合并,在全国还是第一家,区划调整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同时,西海岸有着国家级青岛前湾保税港区、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青岛西海岸出口加工区等5个国家级园区和青岛临港经济开发区、胶南经济开发区等5个省级园区,还在规划建设董家口经济区、国际经济合作区、中央商务区、古镇口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国际旅游度假区,这样的区中区、园中园,体制机制需要更好地把顶层设计和西海岸实际结合。因此,区划调整后,青岛市委、市政府即着手对青岛西海岸新区功能布局与管理体制进行了一次大的调整。

功能布局上,青岛前湾保税港区将西海岸出口加工区整建制并入管理,分别在王台和董家口规划建设53平方千米的保税功能拓展区;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范围调整为478平方千米;西海岸新区中心区面积501平方千米,辖原胶南城区(含胶南经济开发区、青岛临港经济开发区)和古镇口创新示范区;新区中央商务区是新区中心区核心区,陆域面积约30平方千米,成立注册100亿元的西海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开发建设;董家口经济区,规划面积约284平方千米;现代农业示范区,规划面积833平方千米,发展蓝莓、茶叶、食用菌等高效、生态、特色农业。同时,还规划了204平方千米的国际经济合作区,陆域面积约123平方千米、海域面积约3000平方千米的国际旅游度假区,221平方千米的古镇口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

管理体制上,青岛西海岸新区工委管委承担青岛西海岸新区推进协调领导小组日常工作,负责新区经济建设工作的统筹、领导、协调、服务。受青岛市委托,西海岸新区协调管理前湾保税港区及保税功能拓展区、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董家口经济区和西海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西海岸新区委托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国际经济合作区(中德生态园,中日、中韩创新产业园)。

2013年作为区划调整后发展的第一年,通过一手抓区划调整,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行政区划调整稳妥到位,功能布局和管理体制逐步完善,基本形成了在西海岸新区统一平台下,发展要素与自然资源科学整合,功能区与行政区优势互补,经济发展与社会民生协调推进的发展新格局,像青岛东方影都这样的世界级大项目一下子把西海岸变成了全球瞩目的焦点,将通过影视文化产业引领整个城市转型。

青岛西海岸新区终于正式诞生

辛勤的努力,终于换来理想的现实。2014年6月,青岛西海岸新区终于被国务院正式批复,全国第九个国家级新区诞生了。作为前期工作的亲历者和参与者,新区的诞生令我们激动无比,决策者们的高瞻远瞩使我们由衷钦佩。正是由于我们超前进行区域布局,超前设立和运行新的体制和机制,才使新区的设立水到渠成。可以说,青岛西海岸新区的诞生是全区乃至全市、全省共同努力的结果。

说起前期的准备工作,区政协、市政协、省政协都功不可没。2007年,时任黄岛区政协主席李宏在一次主席会议上说,桥隧即将建成,其进出口均在开发区(黄岛区),本来就是弹丸之地,难道仅仅每天看川流不息的过往车辆?发展空间在哪里?持续发展的优势在哪里?目前区域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甚至在招商引资拉税源等方面出现自杀性竞争现象,不惜采取降地价降税率等失去现实意义的优惠政策,这样下去贻害无穷。目前南北方成立了好几个国家级新区,打破行政区划,科学规划,形成合力,成效显著。为适应国内外新形势,迎接桥隧时代的到来,我们也应该谋划新的举措,打破行政区划,将黄岛区、胶南市,甚至还可以从胶州市划过一部分作为新区,尽快向上汇报,力争国务院批复。李宏主席的观点得到与会者的一致赞同。会后,她向时任青岛市委常委、工委(区委)书记姜杰汇报,得到姜书记的极力赞成和支持,并说政协人才荟萃,可召集各界别委员广泛论证,提供政协智慧。接着区政协以提案的方式报给市政协。时任市政协主席的孙德汉更是积极的改革派,非常赞成设立青岛西海岸新区,并向市委汇报,市委领导也很赞成,鼓励政协对此提出意见建议。市政协立即下发通知,出了许多题目,让县市区政协提意见建议。一个月后,市政协召开由各市区政协主席参加的专题座谈会,与会者既赞成,又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意见建议。市政协立即以提案的形式报给省政协,省政协也很赞成,并向省委汇报。期间时任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群来开发区视察工作,姜杰书记和李宏主席商量后,确定由区政协以信函的形式,将经过多次修改完善的设立新区的方案报给李群书记。2010年,李宏主席调任区人大主任后,新任区政协主席王谊非常重视这件大事。他从上世纪80年代就从省委派黄岛区挂职,期满后留任,在多个岗位上任职,亲历黄岛区改革开放发展历程,深知转型升级创新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他多次召开相关会议,座谈研究,提出许多独到的见解。在区委的领导下,他还组织相关人员到其他国家级新区考察学习,回来后座谈讨论,并且联系市委办公厅相关部门和领导,组织区筹备设立新区的同志一起进行探讨论证,为完善上报的方案献计出力。就这样,从政协这个渠道,为青岛西海岸新区的设立发挥了重要作用。

上下同欲者胜。青岛西海岸的成立,既体现了国家对青岛的厚望,也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在陆域达2127平方千米、海域达5000平方千米的面积上,新区像插上了腾飞的翅膀,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突飞猛进。2017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200亿元,在国家级新区中位居第三;一般财政预算收入达224亿元;固定资产投资229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9亿美元。

如今,青岛西海岸新区像一艘经济航母,在改革开放劲风的吹拂下,正乘风破浪,驶向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