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南年画的形成与发展

发布时间: 2019-05-14 09:16:00 点击数量:

2018年6月9日晚,上合组织青岛峰会灯光焰火艺术表演《有朋自远方来》,在青岛国际会议中心璀璨绽放。第二章“齐风鲁韵”中,青岛西海岸新区“胶南年画”闪亮呈现,三幅作品分别为:徐明斋的《春风》、纪伟伟的《春华秋实》和安蒙蒙的《小满苦菜秀》。这是总导演张艺谋和他的团队特意精选的,既是对胶南年画四十多年发展成就的肯定,更是对广大年画创作者的激励。作为长期从事胶南年画创作和理论研究的基层文化工作者,激动和兴奋之情难以言表,胶南年画成长发展的一幕幕浮现在眼前……

1979年前,胶南县属昌潍地区管辖,昌潍地区管辖的潍县是全国三大木版年画产地,因此昌潍地区有一个庞大的年画创作群体,年画是整个昌潍地区的文化“主打产品”,胶南自然也在其中。我于1968年入伍,在北海舰队直属政治部宣传科,恰好董希文(巨幅油画《开国大典》作者)的学生高泉也在舰队当兵,我就跟着高泉学西画,打下了很好的绘画基础。1971年退伍后,凭借良好的绘画基础我成为胶南县文化馆美术组负责人。

胶南民间很早就有一批擅长画年画的艺人,他们或创作,或临摹,绘制了许多丰富多彩的年画。而有组织的创作活动则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当时,胶南县革委会政治部副主任赵清溪,很重视年画创作,1972年上半年他提出:“你们要办个班啊!”于是我骑自行车跑遍了全县除灵山岛外的30多个公社,选拔基层有一定绘画基础的美术爱好者,在当年9月举办了第一次大型美术基础知识和创作学习班,当时也不叫年画班,就是教着一帮人学画画。王德是画年画出身,他教勾线,我就教素描。参加学习的有24处公社的30多名业余作者。学习结束后,挑选出了六名绘画基础较好的同志下乡体验生活。然后,集中到红石崖建材厂进行了两个月的创作,绘出十余幅质量比较好的年画,其中有的作品还参加了地区美展。这为胶南年画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从这一年起,县文化部门年年都办两期以上美术创作培训班,并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办法,共培训暨辅导创作业余美术人员两千多人次。

我记得第一次学习班办完以后,又留下几个人创作了一部分作品,专门搞了一次展览。正好是十一国庆节,在文化馆图书室,下面放报刊,顶上展览作品。当时的县委书记迟敬德带着全体常委参观,有滋有味地点评。平时县里的领导也经常过问。

许多业余美术爱好者,利用空闲时间与文化馆的美术干部们共同探讨绘画技巧。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有几个农村青年常在一起画画,其中一个女青年结婚了,婆婆安排了农活,其他几个伙伴就主动去帮着干,干完后再一起画画。全县工人、农民、教师、学生形成了学绘画的热潮。1976年胶南已成为昌潍地区年画创作的主力县1977年地区组织全区画家集中在潍坊创作年画,胶南由我带队,李蓓等画家创作的《小药》等作品广受好评,入选晋京展、巡回展,作品被电影、收入画集、单幅印刷1977年,我创作的第一幅年画《人欢鱼跃》,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接着年画《如饥似渴》发表在1978年第一期《美术》封面。

1979年1月胶南县划归青岛市管辖。当时,青岛市下辖12个区(县)文化馆的业务相同,但专业干部和地域特点方面各有所长。在当时青岛群艺馆陈国贵馆长支持下,时任胶南县文化馆馆长陆中立和有关同志把12区(县)的文化业务特点反复比对,再三论证,决定胶南县重点抓年画,把年画作为胶南文化的标志跟县领导汇报后,领导很重视专门从财政上立了两千块钱的项目作为活动经费。那时候两千块钱可是很了不得的事儿呢!我们的工资才30多块钱。

要发展年画,就要突出地方特色。从1982年开始我们就酝酿取个什么名字,推敲来推敲去还是觉得以行政地域来命名就叫“胶南年画”,1985年就正式定了下来。这年6月,胶南县成立了全省第一家年画学会,陆中立任会长,杨文德和我是副会长。就这样,把“胶南年画”的名片打出去了。1986年,胶南被人民美术出版社定为年画基地。

县委、县政府这边,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连续多年由财政安排专款支持年画发展。每次举办学习班时,主管部门的负责同志都亲临学习班讲话。举办画展或有关“胶南年画”重要活动时,县委、县政府负责人都应邀参加。县文化馆多次组织基础较好的业余作者到北京、成都、济南、潍坊、青岛等地参观美展,开阔视野,提高绘画水平。这一时期胶南年画的题材着重展现农民的日常表现形式极其具象电视机、自行车、火车服装、刺绣等等生活中出现的新事物纷纷入画当然少不了的是农民、渔民那迷人、开心的笑脸……

到上世纪80年代末,胶南年画迎来了创作发展的一个黄金十年。胶南年画开始走出胶南,走向北京,继而走出国门在国际上屡屡获奖。

此时的“胶南年画”在本地已经成为响当当的品牌,但是还得从学术层面上有个权威说法。于是决定到北京搞展览。我们开始先联系的是崇文区文化馆,当时崇文文化馆是全国先进文化馆,联系得差不多了,但总觉得还缺点什么。最后就联系文化部社文局,决定在中国美术馆展览。一个县到中国美术馆搞展览,这在当初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1989年 1月 11日至 22日,《山东胶南民间美术作品展览》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展出的100余名作者的250幅年画、剪纸作品,引起首都美术界各级专家的重视。时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馆馆长、著名雕塑大师刘开渠为展览题名,文化部领导为展览撰写了前言,胶南老乡李肇星(后出任中国外交部长)亲自帮助修改展览文稿。中国美协书记处书记、《美术》杂志主编邵大箴,中国连环画出版社社长姜维朴,中央美术学院民间美术系主任杨先让,中国美术馆研究员李寸松,著名美术评论家马克,著名漫画家丁聪,人民美术出版社图片室主任、副编审徐震时,中央美院美术史系教授李树声,中国美术馆展览部主任赵更生,著名油画家、解放军艺术学院教授高泉及著名油画家王文彬等出席了开幕式。邵大箴、姜维朴、杨先让、李寸松、马克丁聪、高泉等学院派专家进展馆,都感觉眼前一亮, 一股反映胶南农民、渔民生活乡土气息扑面而来,就觉得这些画作跟他们教学的东西大不一样,大家都有一种新鲜感对我们的作品评价也相当高。文化部副部长王济夫等领导参观展览后题词:“美与斯”、“年画新乡”。对这个展览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光明日报》《中国文化报》《青岛日报》等重量级媒体相继作了报道或刊发部分展出作品。

1989年 1月 26日,胶南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接下来,文化部对外艺术展览交流中心就确定组织胶南年画出国展览。于是,县文化馆立即重新组织人员搞创作。1991年4月5日,胶南年画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展出。这是我国首次在阿根廷举办民间年画展,共展出70多幅年画作品。这些反映胶南人民美好精神境界和独特审美情趣的年画引起阿根廷各界朋友和旅阿侨胞的极大兴趣。阿根廷全国文艺基金会主席奥斯寺·斯瓦拉参观画展后说:“我是第一次看到这么漂亮、这么富有中国民间特色的艺术作品。人民美好的愿望和丰收后的喜悦心情在画面上都得到充分的表达。”

随后,又有200多幅“胶南年画”分别到乌拉圭、厄瓜多尔、加拿大新加坡等国展出,受到广泛好评,许多作品被外国友人收藏。其中一次展览上,一个外国画家看了说这个像马蒂斯。当时在场的陆中立局长我们这些人不知道谁是马蒂斯就是画了自己的认识画了自己的生活画了自己的感觉

1992年后,胶南文化馆专门建了展览馆,100多米长的展带常年展览“胶南年画”同时坚持在当地和外地举办“胶南年画”展,促进了“胶南年画”进一步繁荣收获非常可观1998年,庄向辉、刘文艳、殷素珍、韩加春的年画作品入选由时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邓立群任总编,诸多著名美学学者、画家任编委的大型画集《中国美术分类全集·中国现代美术全集·农民画》(1998年)。1999年天津杨柳青画社出版《胶南年画精品集》,是胶南县成立以来由正规出版社出版的第一本画集。李增梅、崔增森、刘文艳等画家的作品在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专业刊物《美术》上发表。百余幅年画作品入编国家出版社出版的各类大型画集。

期间,胶南的专业、业余作者先后创作年画作品两千多幅,举办美展百余次。十几位作者的30余幅年画作品,在全国、省、市美展中获奖。8位作者的11幅年画作品被中国美术馆和中国民间美术博物馆收藏。在30多家出版社和20多家报刊出版发表年画作品500。中央及省、市电视台展介绍20余位作者的30多幅年画作品,山东电视台拍摄了专题片《画乡胶南》在国内播放参加国际交流。

2001年6月,我从胶南文化馆馆长的岗位上退休,但依旧关注“胶南年画”的发展,并持续参加“胶南年画”的理论研究和创作探索。随着时代变迁和人们审美情趣的变化,胶南年画的实用功能也逐渐弱化。年画创作者渐渐地不再迎合市场需求, 开始尝试转型向纯艺术创作转变推动了胶南年画向更深层次发展。胶南年画频频在各种画展上获奖收获荣誉无数更是培养出了李增梅庄向辉等一大批年画创作的中坚力量

政府在大力提供政策资金支持的同时大力推行文化产业理念,扶持民营性质的“胶南年画”画院和“胶南年画”专业户探索胶南手绘年画产业发展之路。这些画院以收集、研究、培训、创作、展示、销售为一体,适时推出各种包装的“胶南年画”作品,满足市场需求,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使胶南手绘年画向市场发展的探索之路走出了第一步。2006年 2月胶南市被中国美术家协会、文化部文化产业司授予“文化(美术)产业示范基地”,2007年又被授予“中国美术创作中心青岛创作基地”。

2001年到2018年,“胶南年画”从画家身份构成到艺术风格等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20世纪胶南年画的画家群主要自学为主的工人、农民、教师等构成,间有少部分美术中专毕业生。21世纪画家群中的年轻人,大部分是高等院校美术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他们年轻,接受新事物快,受过良好的美术专业教育思想活跃、浪漫,在文化部门的组织下很快就把掌握的技艺和生活实践相结合,创作出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个性特点的年画作品。在艺术形式和艺术风格上,胶南年画传承了民间木版年画的风格,同时吸收了其他民间绘画和工笔绘画等造型方法。既讲究严谨的构图形式,又注重题材内容的表现,形成了富有地方特色的民间绘画样式。这些胶南年画作品通过贴近民生的叙事方式和艺术创新的民间绘画符号,反映现实的乡村生产、生活、民俗记录着社会的变迁,倡导正能量的生活理念,成为了乡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

胶南年画这朵散发着泥土芳香和时代气息的小花,在新的时期里,为满足人民对文化生活的需求,将以其特有的艳丽,在祖国艺术百花园里不断成长,在一代代年画传承人的带领下在国内国际绘画舞台上大放异彩。